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文学评论
2024-09-04

2024年第1期

目录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文学研究”笔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境界

王伟光(5)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生生美学”精神

曾繁仁(9)

新的历史起点与新的文化使命

白 烨(14)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实践

  ——论新华文学中的中国粤文化再现与建构

朱崇科(18)

世界格局下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自信展现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中国化的思考

傅修海(27)

 “选题”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当代文学四题

程光炜(36)

 “奇书开卷第一回”

  ——萧军《五月的矿山》的形式创新及其思想意蕴

杨 慧(46)

《林海雪原》从口传到成书的文学史意义

肖 进(54)

 

游戏现实主义与2.5次元的文学

黎杨全(61)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的“审美反映论”

尹传兰(70)

情感体验的语言

  ——论米歇尔·亨利的语言现象学

孙云霏(79)

书写的身体与流变的身体

  ——阿尔托和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身体”

郭玉婵(88)

非现实感:柄谷行人文艺批评谱系的核心

宁 宇(97)

当代“后”概念的生成机制及理论启示

罗崇宏(106)

针刺之喻与美刺之说

  ——关于《诗经》阐释和中国早期的医疗话语

蔡文科(114)

 

鲁迅杂文艺术论纲

  ——机智“捭阖”与匡正之辨

姜振昌(123)

进德疗法与“诚爱鲁迅”

  ——光复初期许寿裳在台湾的鲁迅形象建构

史子祎(132)

胡风、路翎与“民族形式”

  ——兼及一种别样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学和理论形态

刘祎家(141)

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关系考论

冯 芽(150)

“专业化”抑或“群众性”?

  ——《穷人乐》与晋察冀的乡村戏剧实践

马娇娇(159)

现代旧诗的监狱书写

潘静如(168)

 

日藏汉籍《天地瑞祥志》所引诗文价值综论

曹建国(176)

岁时文艺与华夷融合

  ——隋炀帝新制乐的礼俗意义

吴 真(186)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元代纪行散曲研究

闫 敏(196)

江南五圣叙事的身份类型与文本策略

  ——兼谈仪式文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陈泳超(205)

书写与记忆:晚清变局视野中的北宋

宋 雪(215)

 

编后记(224)


摘要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实践

——论新华文学中的中国粤文化再现与建构 

朱崇科

内容提要 中国粤文化元素在百余年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史上不断被再现与建构,不同时期也显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作家作品创制机制与功能效用。从宏观层面来看,这种影响一直广泛且久远,从普通的语言文字、饮食风物与文化习惯再现,到内在的身份建构、认同挪用、族群凝聚等各有千秋;从微观层面上看,经典作家(如英培安)的书写尤其发人深省,作家不仅从所熟悉的话语与精神的幽微层面进行再现,而且也通过深邃的反思性与文化再确认作创新性建构。整体而言,这种衍生与变异更多彰显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海外的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与兼容并蓄。粤文化在新加坡华文文学中的展演作为经典案例,其研究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

关键词 中华文化;新华文学;粤文化;再现与建构;英培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世界格局下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自信展现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中国化的思考

傅修海 

内容提要 在建党百年的宏阔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在现实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人民文艺传统的重要构成与即时性显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的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生态观察、分析、概括与评价,是当代中国置身于世界语境下的文学面相。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维度上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务必探讨中国性文学书写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学史写作,应该描绘出一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当代中国文学全息地图。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中国化问题,以及书写的原则、性质、构想,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议题。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国化;文学生态;文学现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选题”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当代文学四题

程光炜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问题意识”和“材料整理”观念的增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时段、范围和对象,于是就有了“建立基地”“关注一个点”和“重视材料”等自生性的要求。对出现在当下、有些尚属前瞻性的学术现象加以探讨,并运用史学理论予以阐释,仍有一定的意义。显然,这些问题关涉研究者具体工作的不同方面,它们彼此相关;有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深化,而一些未能充分展开的问题,还可以在另外的专题性文章中继续讨论。

关键词 选题;当代文学史;建立基地;问题意识;材料整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奇书开卷第一回” 

——萧军《五月的矿山》的形式创新及其思想意蕴 

杨 慧 

内容提要 萧军取材于抚顺矿务局工人生产竞赛的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极具艺术探索的精神,实现了很多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出于对革命与启蒙思想的独特理解,特别是经过抚矿时期的深切体察与思想积淀,作家动用并丰富了自己早在延安时期就已形成的有关文学形式、特别是音乐与文学关系以及小说复调性的理论思考,以“交响曲”的方式建构了《五月的矿山》这部“奇书”。那些曾经备受指责的所谓小说形式安排上的“缺点”,或许正是萧军匠心独运之所在。

关键词 萧军;《五月的矿山》;音乐与文学;小说复调性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林海雪原》从口传到成书的文学史意义

肖 进

内容提要 《林海雪原》的生成有一个口传的过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在动笔之前已经在革命事迹讲述中被逐渐整合与凝练,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底本。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后引发文艺界关于传统形式的论争,但在英雄传奇与传统白话小说之关系问题上却存在沉默、空白和缺失。主流批评界对塑造新的英雄人物话题的延续遮蔽了此类作品由英雄向传奇转变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传统—现代”之关联。批评的“偏至”不仅错失了一个借有意味的小说文本探讨民族形式当代转化的机会,也没有意识到具备民族风格的传奇在推动文艺普及的实践中所起到的重要“中介”作用。从生成轨迹考察《林海雪原》成书之前的口传状况,可发掘小说与传统的隐秘内在关联;从文学流变视角探析英雄主题如何走向传奇叙事,论述以工农兵作者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主体的意义所在;从读者接受状况寻绎传奇在社会主义文学普及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可读性视角下论证普及性的文学“形式”之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林海雪原》;口传;英雄人物;传奇;“中介”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游戏现实主义与2.5次元的文学

黎杨全

内容提要 “游戏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数字交互时代故事如何存在与发展的问题。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交互活动,却忽视了交互活动在作品中的内化。在电子游戏、社交媒体、弹幕文化广泛兴起后,文学进入了2.5次元时代。故事外部超叙事的玩家(用户)不断介入到故事之中,生成了故事文本在视角、人物、主题与审美体验方面的复合性,造成了故事结构的深层变化。利用内外结合的2.5次元批评,可以发现消费化文学的先锋性。对数字交互时代的文学而言,需要摆脱精英与大众、现实与虚构、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对立思维,走向2.5次元,利用流行文学实现人文性、现实性。

关键词 东浩纪;游戏现实主义;2.5次元批评;交互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的“审美反映论”

尹传兰 

内容提要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可分为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徐中玉、蒋孔阳、朱光潜、萧平为代表,关注美、美感与“形象反映”的关系,且开始反思文学反映论,虽未将“审美反映论”概念化,但为其出场作了思想准备;60年代“小阳春”时期,周扬、以群、王朝闻重视文艺的“自身规律”,促进了“审美反映论”的生成;1980年前后学界用审美论批判“工具论”,为“审美反映论”出场提供了时机,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系统论述了“审美反映”内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深化“审美反映”研究,将其编写进文学理论教材,实现了“审美反映论”由美学研究向文学理论研究的跨界转型。

关键词 “审美反映论”;新中国文论思想;内生性;逻辑自洽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情感体验的语言

——论米歇尔·亨利的语言现象学 

孙云霏

内容提要 语言现象学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独特性在于,它主张语言的意义不是既成的,而是在活生生的体验中创生出的,因此“体验”对语言来说十分重要,如经典现象学认为语言是从意识体验、生存体验里生发的。然而,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指出,经典现象学所重视的体验并非真实的体验,只是意向性或存在对物质的揭示,可物质之实存却在被揭示中消弭自身,语言发挥的正是这种揭示作用。他针对经典现象学的“世界的语言”提出“生命的语言”,目的是在语言中体验物质之实存、体验生命生成、体验活泼泼的情感,由此开启新的世界。文学是通过语言进入情感体验从而激生新意义的典型场域。

关键词 语言;体验;实存;情感;物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书写的身体与流变的身体

——阿尔托和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身体”

郭玉婵

内容提要 “无器官的身体”几乎成了德勒兹身体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他用“无器官的身体”表达异质和连接原则下运动着的身体形象,它既不同于笛卡尔机械论式的身体,也不同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的“肉”,“身体”成了一个离弃了自我而自发地运动和变化着的形象。然而,“无器官的身体”这个概念首先来自阿尔托,阿尔托创造出“无器官的身体”作为原初身体的一个复象,恰恰是为了反对身体的自动机。这一点说明了德勒兹对阿尔托的“误读”,他将阿尔托“无器官的身体”引向了柏格森的“绵延”概念。阿尔托已经预见到德勒兹式的流变的身体可能使身体陷入机械论的危险,而阿尔托通过书写回溯至自我身体的发源地,制造出作为复象的“无器官的身体”,意图把“身体”从所有自动机制中解救出来,恢复“身体”的自由。

关键词 安托南·阿尔托;德勒兹;无器官的身体;复象;生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文系


非现实感:柄谷行人文艺批评谱系的核心

宁 宇

内容提要 在日本著名思想家、批评家柄谷行人的文艺批评中,非现实感既是核心概念也是重要方法。纵观柄谷的文艺批评历程,在有关“客观对应物”“自然”“人格解体”“梦”“风景”“内面”等关键词的论述中,柄谷始终延续着非现实感这条脉络。以非现实感为切入点,柄谷在探索“人之存在条件”的同时揭示出战后日本社会中“经验匮乏”、个体乃至社会的内向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信息生活中可谓不减反增,柄谷凝视非现实感的思想姿态在当下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柄谷行人;非现实感;战后日本;文艺批评;现实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代“后”概念的生成机制及理论启示

罗崇宏

内容提要 当代学界出现了大量的“后—”理论术语,使得对于“后”以及由此生成的“后—”理论的应用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其主要表现是对于“后”概念以及“后”理论的理解较为随意,大体上将“后”理解为颠覆、反对或质疑。基于此,有必要弄清楚“后”概念的生成机制,及其在具体理论话语中的语义内涵。在“后”概念的知识谱系中,几乎所有当代的“后”理论都可以涵括于“后现代”的语义场之中。从概念史的角度看,作为新概念的“后”可以区分出两种语义类型:post和after。前者所呈现的是前后理论之间在语义上的继承与深化关系,后者则主要体现两种理论之间的时间关系。这一系列的研究,意在突显“后”概念的知识谱系、语义类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后”理论的生成机制,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后”及“后”理论的语义所指。

关键词 后现代;后—;理论之后;语义场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针刺之喻与美刺之说

——关于《诗经》阐释和中国早期的医疗话语

蔡文科

内容提要 美刺之说中的“刺”在《诗经》阐释脉络中有针刺意涵,针刺与美刺在多个方面相通。首先,二者在救治主题上相通,针刺救人,美刺救政。其次,针刺从医疗领域随着疾病之喻进入政治话语,形成针刺之喻,针刺之喻与美刺之说皆导向政治。最后,针刺之喻与谏言传统中的直谏关联密切,而《诗经》阐释中,孔颖达的“诗人救世”之论亦凸显诗的切谏属性,二者在谏言形式上又形成呼应。与传统医药之喻的“苦口”不同,针刺之喻带有鲜明的“体痛”属性。在释美刺之“刺”时,这种痛感的注入,与《诗大序》对“刺诗”的规定形成一种张力。总之,在针刺之喻与美刺之说间,医、文、政三者构筑起一个复杂的网络,诗与诗人具备了两重属性——诗是针药,亦是谏言;诗人是谏官,也是医者。救治的主题最终贯穿身体与国家,以身为主的医疗知识成为诗与政治的话语,以国为主的政治成为诗与医的最终旨归。借助针刺之喻可以看到,文学的救治功能与其借助医疗知识言说的方式有很大关联。

关键词 针刺;美刺;《诗经》阐释;医疗话语;政治谏言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鲁迅杂文艺术论纲

——机智“捭阖”与匡正之辨 

姜振昌

内容提要 “捭阖”的战略战术智慧被鲁迅杂文融汇于谈论世事、针砭时弊等的匡正分辨中。其要义一是“捭反”,二是“反覆”,三是“反听”,四是“量权”揣情。由此成就了委婉含蓄却博大精深的鲁迅式杂感艺术。

关键词 鲁迅杂文;机智“捭阖”;“量权”揣情;曲笔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进德疗法与“诚爱鲁迅”

——光复初期许寿裳在台湾的鲁迅形象建构

史子祎

内容提要 许寿裳在光复初期的台湾践行了一系列文化重建工作,其中鲁迅的传播与鲁迅形象的建构尤其重要。在此,许寿裳以传统儒、墨哲学为资源,同时以青年时期与鲁迅进行的国民性讨论为引线,在去殖民立场下探索出进德疗法并塑造了“诚爱鲁迅”这一国民模范的形象。通过对“诚爱鲁迅”的生成机制以及现实指向的考察,一方面可以了解许寿裳如何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鲁迅建构,从而对其关于光复初期台湾文化重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作出清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考察实际上构成了有别于当时台湾普遍关注的战士鲁迅的另一种鲁迅接受与阐释路径的再发现。最后,许寿裳所建构的“诚爱鲁迅”同时也是对鲁迅阐释的一个补充。

关键词 光复初期;诚爱;鲁迅;许寿裳;去殖民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胡风、路翎与“民族形式”

——兼及一种别样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学和理论形态

刘祎家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主观论”论争中,胡风和路翎贡献了一种别样的、诉诸人的主体性动能的马克思主义视觉和文艺创作方向,也与延安文艺的实践路径形成了一种富于张力的对话性关系。路翎40年代的文学创作密集地呈现了繁复的“主观精神”在战时大后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构造和形态,同时也生成了缠绕、“欧化”的深度小说语法。这些意在创造新质的进步性特征为胡风所反复申说和强调,并且内化为胡风对未来中国新的“民族形式”之可能雏形的一种寄想。这说明,“民族形式”作为一种在历史中动态生成的话语,曾经存在过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案。由此,检视胡风、路翎与“民族形式”之间的关系,或许会为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左翼文学经验,带来新的资源。

关键词 胡风;路翎;“民族形式”;现实主义;文化政治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中文系


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关系考论

冯 芽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崛起与“两个口号”的提出、论争密切相关。“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征用了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实践作为其在创作上的基础和根据,而东北作家在创作中对阶级与民族叙事的辩证,也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抗战转型提供了具体的文学经验。同时,这两种左翼文学理论主张及其背后的话语机制,在论争中对东北作家的不同指认,不仅促成了其在上海文坛的成名,而且影响了东北作家群内部的聚合与分化。对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之间深层关系的辨析,既有助于重审东北作家群跨域流动中与关内文学的互动,也能就抗战时期左翼文学研究打开新的问题空间。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左翼文学;“两个口号”论争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专业化”抑或“群众性”?

——《穷人乐》与晋察冀的乡村戏剧实践

马娇娇

内容提要 1944年阜平县高街村剧团演出戏剧《穷人乐》,广受欢迎,并被褒奖为“晋察冀解放区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时值抗战后期的“翻身时刻”,戏剧创作的发展方向、技术运作与实践路径受到多方话语力量的规约。此事件的“前史”与“后事”呈现了晋察冀戏剧运动的内在逻辑,也揭示了以下一些相关问题,即如何理解以高街村剧团为代表的“群众创作”,与以抗敌剧社为代表的“专业创作”之间的关系?“《穷人乐》方向”是否存在审美创作上的规定性?这一方向强调的“真人演真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新”的实操手段?“《穷人乐》方向”背后蕴含的动力机制,可为我们理解新的文化政治经验提供特别的启示。

关键词 “《穷人乐》方向”;晋察冀戏剧;高街村剧团;抗敌剧社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现代旧诗的监狱书写

潘静如

内容提要 现代文学史上,监狱堪称“旧体诗的温床”。墙与夜构成了狱中人的生活边界,关联着肉体、信仰乃至死亡。它势必引向关于“自我”的拷问,这些“自我”深深嵌套在国家的现代性追求之中。书写监狱时,诗人不论是选取禁院、禅关等意象,还是想象自己肉体出尘,“游仙”天际,反身俯瞰监狱以至人间,都在古典资源的现代移用中传达出了国家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的曲折或微奥。晚清开启的监狱改良运动,发源于西方,是现代性的承担者,深具隐喻功能。借书写监狱,现代旧诗不但从形式、内容、意义等方面探索了“旧诗”的“现代”可能性,还以其独特的言说及呈现方式,形成了对现代性的省察。

关键词 旧诗;监狱文学;禁院;禅关;现代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日藏汉籍《天地瑞祥志》所引诗文价值综论

曹建国

内容提要 流传于日本的汉文典籍《天地瑞祥志》残卷征引了四十余篇诗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见于《艺文类聚》等传世文献。比勘文本可知,《天地瑞祥志》所引诗文在文字、文句以及作者等方面具有校勘价值;有些诗文不见于传世文献,或比传世文献引文丰富,具有补遗价值。就六朝文本变异而言,无论是文字还是篇章,作为写本文献的《天地瑞祥志》都可以提供绝佳的例证,并提醒我们讨论六朝文本变异这一问题的界域与限度。

关键词 《天地瑞祥志》;诗文;校勘;补遗;文本变异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岁时文艺与华夷融合

——隋炀帝新制乐的礼俗意义 

吴 真

内容提要 《隋书·音乐志》记载的隋炀帝新制燕乐十五曲,是乐府史上首次系统表现岁时文化的音乐文学。联系岁时文献以及乐府民歌、敦煌曲子词,可以复原十五曲的文学风格、节日游艺与节物风俗。十五曲呈现了南北各地岁时节俗的多元面貌,专为外交宾礼而创制,是隋代国家礼乐文明的一部分,带有华夷融合的仪式象征意义;其以“汉辞胡乐”咏唱华夏岁时,体现了“千里同风,万里通俗”的天下大同观。十五曲反映了隋人对于岁时风俗的时代关切,季节感与时间感的双重映照,成就了隋炀帝乐府独特的岁时文学样貌。隋炀帝不仅是岁时文学书写的先行者,其新制燕乐也是礼乐文化与岁时民俗、文学音乐在隋代特定的大一统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治产物,是一个具有崭新意义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隋代文学;岁时节日;乐府;礼乐文明;文化融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元代纪行散曲研究

闫 敏

内容提要 元代纪行散曲是元代纪行文学类别之一,是元人记述行途见闻及感想的散曲作品。元代纪行散曲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地理信息及人文地理信息,解读这些信息离不开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元代纪行散曲进行空间定位是一种实证性研究,需要对作品中的地理信息进行系地分析及考辨。对元代纪行散曲进行空间定位,是研究其区域分布情况及特点的基础,有助于考察曲家的创作行迹,“系地笺注”可帮助读者更好地品鉴元代纪行散曲,“曲地对应”有助于元代纪行散曲文化内涵的当代价值转化。

关键词 元代纪行散曲;文学地理学;空间定位;区域分布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江南五圣叙事的身份类型与文本策略

——兼谈仪式文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陈泳超

内容提要 进入文学史书写的神魔小说《南游记》,有诸多迹象表明,应该借鉴过江南关于五圣叙事的早期仪式文艺。此类文艺多为口传或手抄,故现存文本只能追溯到晚清民国,通过田野调查则发现江南的五圣叙事非常丰富,总体上可分为“地狱救母型”和“大闹皇城型”两大类,分别流传于江南的岸民和渔民之中,具体情节演述中体现出不同职业、地域、信仰和惯习等身份信息及其差序格局,彰显出仪式文艺以功能为导向的叙事策略,其美学风格与一般文学迥然有别,也因此很难像《南游记》一样直接进入现行的文学史,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实证案例和理论思考,使文学史书写更臻完善。

关键词 五圣叙事;《南游记》;文学史;身份差序;文本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书写与记忆:晚清变局视野中的北宋

宋 雪

内容提要 辛酉政变后,慈禧主导的两宫垂帘有意取法北宋宣仁太后临朝史事,为统治正当性寻求历史依据;甲午战后,新旧双方围绕王安石变法的功过问题展开论辩,为自身政治行动立言。在相似的社会语境下,北宋的政治经验和历史记忆,成为晚清朝野共同关注的话语资源。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史统”与“道统”的影响下,时人在古今对照的书写中,仍体现出强烈的政治隐喻和时事关怀。借助报刊、日记、政论、传记、诗文、戏曲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在旧史记忆和现实政治之间,考察清季北宋书写背后的文化意涵与思想建构,亦可展现历史对照模式下的文学张力和士人心态。

关键词 戊戌维新;王安石变法;异代同调;文学书写;历史记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编后记


本期敬请读者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文学研究”笔谈。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层面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是在长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实践范式,深刻地把握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文化有着深邃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论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论述,关于文化强国的论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论述,关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的论述,关于“两个结合”的论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论述等等,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执行。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在中华文化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从文化构成及文化与文艺关系的角度而言,文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媒介;文艺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艺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文艺的基础和源泉;文化的发展变迁会导致文艺主题、风格和形式的变化。只有深入理解文艺与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文艺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直接关乎文艺的重要讲话,比如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等。这些讲话深刻地阐明了文艺与文化的关系,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使命,是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文献。“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我们应该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化作研究中国文学的“根”和“魂”,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研究和学理性阐释,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我们的研究,推动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文化发展的大繁荣。

 

《文学评论》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不忘初心,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回应国家重大关切,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作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一级学科顶级期刊,我们还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文学评论》的特色和优势,使之成为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阵地。欢迎学界同仁赐稿!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新年。祝福大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